学好网
搜索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通用9篇】

学大教育
来源:学大教育

2023-06-17 01:00:16 | 阅读:

进入 >

在当下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科研课题开题报告【通用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篇一

反思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基础,改变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环节

1.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学科思想方法、历史、文化、方法论、教材。

(2)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进行反思:个性差异、学习基础、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等)、学习活动过程、学习失败的原因、学习结果评价方式。

(3)站在教师教的角度反思:教学决策、教学行为过程、教学结果、教学技能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有效性。

想到也做到的事情;想到没做到的事情;

没想到但做到的事情;没想到也没有做到的事情。

2.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自我经历、学生角度、与同事交流、参考资料。

把想的事做出来,把做的事说出来,把说的事写出来

一、文献研究法

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过程: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文献搜集的主要渠道:

文献的整理与积累:(1)分类(2)排序(3)编目

二、观察法

研究者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连续系统的观察,并作出具体和详细的记录,进而获取正确而全面的资料的方法。这是教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教育观察的实施步骤

(1)观察准备

①观察目的。②观察对象,明确观察的和范围。②观察提纲,列出所需材料的纲目。④观察方法和步骤,选择观察的方法、途径,安排观察的时间、次数、位置与进程等。⑤设计观察的记录表格。⑥确定观察仪器。⑦观察人员的组织分工。⑧观察的注意事项,根据观察的特点

常用研究方法

(2)实际观察

①听课。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观察形式。②参观。这也是一种较常用的观察形式。③参加活动。包括各种内容、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这是最丰富、最广泛的观察形式。④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列席会议等其他方式进行的观察。

(3)记录整理观察材料

等级法 频率法 连续记录法

三、案例研究法

一个教学的故事加上一些精彩点评

1、教学案例的类型

①单一片断型:一个具体生动的教学片断与评析,反映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②对比片断型:一般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两种不同教法的教学片断与评析组成,在比较中倡导新理念、新策略。

③课时综合型:一般是由一节课中各具特点的几个教学亮点与评析组成,反映了一节课教学进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策略。

④专题解读型:一般是围绕一个专题,由三四个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案例与评析组成,对某一新理念较为全面地解读。

2、教学案例的要素

(1)主题:核心思想、理念。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主题。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要问题析离出来。

(2)引言:开场白。描述一下事件的大致场景, 概括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到的问题。

(3)背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4)细节:一定程度上,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案例的主体。但要围绕主题,忌有闻必录。

(5)结果: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过程,还要交代结果,括学生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6)点评: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观点和分析。

3、教学案例研究的几个特殊方法

(1)追踪法: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2)追因法:先见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

(3)临床法:记录治疗、转变的方法和过程。这一方法既适用于陷入困境儿童的研究,也适用于正常儿童的研究。

(4)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自传、绘画、工艺作品等,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

四、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拟定一些问题或分发印好的问题表格,让被调查对象书面回答,然后回收整理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一)问卷结构

1.标题 2.前言 3.指导语 4.个人基本资料 5.问题与选择答案:6.编码 7.结束语

(二)问题的产生:

1.明确课题 2.提出假设 3.界定概念 4.筛选变量 5.确定指标 6.产生问题(责任编辑:Lw54点Com)

(三)问题的设计

1.提出问题应注意的方面:选择正确的回答类型 问题切合目的和假设 表达陈述清晰无误 避免问题涉及社会禁忌 问题符合被调查者的水平

2.提出问题应把握的原则:主题明确 通俗易懂 便于处理

(四)答案的设计

1.答案设计的原则:与问题匹配 语言简单易懂 答案无交叉 答案无遗漏

2.答案的类型:开放式答案 半封闭式答案 封闭式答案

(五)问卷的试用与修改

1.问卷的试用: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1)30份至100份试测;(2)10份左右和典型被调查者征求意见。

2.问卷的修改

(六)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1.问卷的发放:尽可能亲自到场发放问卷并指导问卷的填写;委托负责的组织或个人;征得有关组织同意

2.问卷的回收:问卷回收率应达到70%以上,50%是较低要求,低于50%,调查失败

(七)剔除无效问卷

五、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是指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收集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又称访谈法、谈话法或访问法。

访谈一般以面对面的个别访谈为主,也可采用小型座谈会、调查会的形式进行团体访谈,还有通过电话进行的电话访谈。

访谈调查法常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等领域,适用于向被访者了解心理体验、情感,以及对某一事物的意见、态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六、行动研究法

行动中研究,研究中行动。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七、实验研究法

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观察教育措施与教育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要素: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一)提出实验假设:实验假设的陈述是:如果A,则B

(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实验方案的设计

首要、实验操作部分。自变量的操作方法与程序;实验对象的选择原则、和程序;无关变量控制的方法与程序;阶段和终级目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实验资料的积累要求、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二、实验管理部分。制订以上述内容为核心的实验工作计划,包括组织确定、规章制度、设备筹划、经费使用、时间进程的安排等具体方案 。

2.实验方案的实施

(1)实验组织,实验学校、班级与实验教师,确定其代表性。(2)加强实验进程的控制。(3)有目的、有计划地观测实验,经常不断地收集实验资料、数据。(调查 测查 收集现成资料 实验日记 个案资料)(4)阶段性小结,不断进行形成性评

(三)实验成果总结

1.将原始资料、数据归纳整理成易于处理和能够理解的统计图表,并在这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统计检验与统计控制。

2. 对取得实验结果的原因进行解释,从理论上回答“为何如此”的问题,做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3.将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反映出来,形成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

(四)无关变量的控制

1.对主试的控制;2.对被试的控制;3.对环境的控制;4.对时间的控制

(五)注意事项

1.实验设计要符合基本的道德准则;2.必须提出实验的假设;3.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4.教育实验需要反复进行;5.实验研究与其他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八、比较研究法

现象在不同时期、地点及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或异类教育现象某种品质、状况的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现象的特殊性,并从中把握教育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

1.纵向比较:同一对象,不同时期。如教师成长、学校、学生发展等

2.横向比较:不同对象,同一标准。如不同学校、教师的教学、管理

3.同类比较:同类事物,触类旁通。如教学经验、同类课、同类学校等

4.相异比较:两类事物,正反对比。如男女生、优差生等

5.定性比较:属性、本质的比较。如某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否,各种模式之间的根本区别等。

6.定量比较:数量的比较,用数据说话。如:教育投资问题、学生考试成绩、教育内部结构等问题等


科研开题报告 篇二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选题目的:

近年来,广场舞成为普通人群最喜爱的健身运动方式之一大受欢迎。广场舞作为一种十分经济的健康行为不仅对大众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效应,也是特别重要的提高普通人群健康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广场舞对于普通人群健身活动具有哪些积极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健身、休闲、娱乐等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需要,广场舞以其动感的音乐、丰富的内容、简单易学的动作得到民众的喜爱。广场舞作为民众强身健体、预防众多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推广广场舞能够促进参与民众的身体健康,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对民众的健身活动产生了众多的积极影响。

二、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

1.1成都市城区居民广场舞参与者基本情况调查

1.2成都市城区居民参与广场舞带来的有利影响

1.3成都市城区居民广场舞参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1.4成都市城区居民广场舞长远发展提供合理的发展规划、建议

2、研究思路、方案

本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搜集所需资料。对论文的框架结构、试验指标的选取、研究方法等问题向导师进行咨询,了解导师对此论文的看法及建议,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实施。接着根据确定下来的论文方向和题目,撰写文献综述、选题思路、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再接着收集整理数据。最后撰写论文初稿。同时,借助于体育学、舞蹈学和体育生理学所提供的研究结果,对广场舞的开展进行理论分析、现实分析。本课题主要以成都市城区居民参与广场舞的现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四个方面探讨成都市城区居民参与广场舞的现状;首要部分分析我国广场舞的发展现状、特征,对我国广场舞的发展做出初步了解;第二部分分析广场舞对成都市城区居民的作用与意义;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成都市广场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对成都市城市居民参与广场舞未来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1.20xx年9月20日-9月28日选好导师、确定研究课

2.20xx年9月29日-11月25日查阅文献资料

3.20xx年11月26日整理资料

4.20xx年11月27日-11月30日确定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5.20xx年12月1日设计问卷调查

6.20xx年12月2日书写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7.20xx年12月22日-20xx年2月22日走访了相关广场进行问卷调查

8.20xx年3月1日-3月15日整理资料,撰写并提交中期报告

9.20xx年3月16日-3月29日完成论文

10.20xx年4月1日-4月15日论文定稿

11.20xx年4月16日-4月30日完成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四、预期结果

我个人就对影响全民健身广场舞推广的因素进行响应的分析和论述,通过调查问卷建设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通过相关的数据研究将问题的原因进行充分的论述过程,在此之中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有关的以及学者朋友们进行分享,是本文的创作更加具有逻辑性。本文的研究和论述我个人的观点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大家能够多提自身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对我们全民健身广场舞的推广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进行推广全民健身广场舞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社会,组织,领导等自身的认识过程进行不断地优化才是我们推广过程的关键所在,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应该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人力投入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加大,使群众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过程,这样推广范围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五、参考文献

(略)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篇三

一、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盛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科研课题开报告,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确定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XX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变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某省“xx”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准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确定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试试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

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一句话,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科研开题报告 篇四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1、当前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

2、传统教学状况

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味的追求成绩,分数说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长及学生有了“分数万岁,其它白费”的心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必将给教育的改变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3、教育思想背景

进步教育运动强调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必须提供学生自然成熟与发展的学习环境。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活动的舞台。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其实际生活沟通的能力差,成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现出较好的品质,但却不擅长体育,成为“品优体弱生”;有的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但学习成绩差,成为“低分特长生”;有的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却管不住自己,导致成绩很差,我们称为“自律能力差群体”……因此,后进生具有相对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衡量和考察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地做出判断与评价。

该课题不仅有上述实践意义,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因为它倾注了所有研究成员的大量心血,我们都明白,怎样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难题,转化后进生的怎样更是一个难题,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准确把握后进生工作的,寻找突破口,提高转化的效率;期待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本地区的教学能产生指导意义,对相邻地区的教学有借鉴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及实验目标

(一)课题界定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后进生”定义为: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不仅仅指在学习方面。包括:对学业的焦虑;自信心问题;人际沟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别人的理解看法等等问题。

(二)实验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目标。

(2)情感目标:有计划的做好学生系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3)发展目标:特别加强基础德育建设,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使绝大部分同学成为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朴素、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讲究礼貌具有一定素质的文明人。

三、实验假说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实验的假说:

我们的这一课题重在探索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到后进生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深层的施教艺术。争取转化他们,使这些后进生在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目前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后进生转化的理论研究上,缺乏与实践的联系。面对形形色色的后进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在品行等方面还呈现不良心理特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势必会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并引起一系列行为心理变化。面对教育和教学的困难,仍沿用常规教育策略,成效不大,因此,亟待改变这一现状,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实验新的方法,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充满信心。在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进步。

本课题通过个案跟踪分析,着重摸清学生的心理、学习困难形成的主要原因,寻找和尝试指导帮助他们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以促进他们品行、能力等方面的进步。预计将有以下突破:

1、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变学生的学习品质、处事态度、价值取向和人际关系,将会使他们学会自主解决困难、消除困扰、走出困境,为学生的今后进一步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我们将能够创造一定教科研示范效应,在探索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困难方法、途径和模式的同时,会激励部分对“后进生”失去信心的教师,改变观念,重振士气,引导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兴趣。

3、我们的研究也会带来一定的教学力量群效应。因为学校不仅是帮助学生成功的场所,同时也是锻造、高师之地。这种教研活动辐射出的群体效应是学校所期望的。

(二)实验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2、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差异相结合;

3、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4、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

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6、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呈现形式

(一)主要内容

A如何缓解学生焦虑、

B正确看待自信问题

C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D摆脱苦闷自卑心理

(二)目标及呈现形式

(1)理论目标:本课题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和可塑性以及推广价值,发展已有的理论,开辟“后进生”心理问题探究的新路径,力争对本地区的“后进生”转化研究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对其它地区“后进生”问题的研究与转化起到借鉴功效。主要呈现形式是论文和实验报告。

(2)实践目标:帮助实验对象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探根溯源,找出症结所在,给予方法指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社会的不良诱惑,分清良莠,择善而从;引导他们树立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和谐上进、全面发展的“人”。主要呈现形式是调查报告、论文以及学生的转变数据分析。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发展的潜能,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罗杰斯在《患者中心疗法: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中指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所有其他的动机都是这种自我实现的不同表现形式,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发展补充和成熟的趋向。这种潜能只有在真诚、共情、无条件关注的环境和条件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实现。

罗杰斯认为: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朝着事项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因此他所倡导的以人为心的治疗就是使来访者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并逐步摆脱外力的控制前进。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鉴于以上思想,我们认为应该挖掘初中生自身的潜能,他们“是能思考、能感觉、能体验的一个人”。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学生内心的自我调节。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

2、素质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改变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儿童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

3、新课程标准理论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变量控制

(一)基本操作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实验研究,将实验法与行动研究法相结合

(二)无关变量的控制

1、均衡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性别和能力差异,使之符合等组实验要求。

2、对各组学生(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不作宣传和暗示

3、严格控制学习时间,杜绝加班加点。

4、实验教师严格控制年龄差别,学历差别,能力差别及工作态度差别等。

七、实验的方法和研究的过程

(一)实验方法

本课题借鉴已有的理论经验,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对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心理测量法、实验调查法、个案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

(二)实验过程及时间安排

本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明确研究目标,进行课题分工、人员职责和计划安排情况、确定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走访谈话,建立后进生个人档案。

二、实施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具体对实验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心理问题的表现,寻找成因,归纳特点,找出共性的规律以及个性差异,从而寻根追源,因材施教,写出实验论文及阶段总结。

三、巩固实验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

统计实验数据、汇总资料,完成实验研究报告。


科研开题报告 篇五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耀华小学是河北省秦皇岛市传统项目学校

该校的特色项目是小篮球,从八十年代初建队以来,小篮球已成为该校的拳头项目,作为省级篮球传统校,该校小女篮连年获多市比赛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的人,多次获省比赛前六名。小篮球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全校学生人手一只小篮球,中高年级班班有球队,这给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确定。

我在该校篮球课教学、篮球队训练工作中,参加过众多的不同级别的篮球比赛,有过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学生和小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优劣表现往往是篮球比赛中的一个关键的问题,甚至能做有一场比赛的胜负,因为在体育竞技运动的过程中,无论是体力的分配,还是技术、战术的发挥,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进行的。许多有潜力的小运动员,由于心理上的紧张,情绪上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技术水平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我国有些专业运动员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在国际比赛中往往吃亏于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对比赛的适应性不强,从而影响了比赛成绩。这个问题,专业运动队应认真解决,对该校重视儿童训练的学校运动队来讲,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除了在选材、严格体能、技战术训练外,一定要从小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使不同个性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能自我进行心理机能的调节,调动各级的心理机制,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制力,最终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发挥出理想水平。体育新就心理训练来讲,早期训练有着许多优越性和有利条件。从小进行运动心理品质培养,能使小运动员们从小明确运动动机,培养责任感,磨练意志,锻炼性格,增强自信心,发挥创造能力、提高智力,学会心理调节,稳定情绪,改善心理机能,为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而打下扎实的心理素质基础。因此,从小对运动员进行长期和必要的心理训练,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运动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和体育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深远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小运动员在比赛前有哪些心理类型。

2、分别探究这些类型心理形成的原因。

3、小运动员在这些心理作用下行为、能力的差异。

4、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5、根据各种心理类型,寻找行之有效地方法,使小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趋于积极、建康,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计划: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认真阅读中小学生篮球训练方面的专业书籍,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理论,及中外有关篮球运动员心理研究、心理训练方面的参考文献和个例。

2、观察法。在训练和比赛中观察运动员由于心理变化而显现出来的行为差异,并及时记录典型个例。

3、分析法。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从理论上来分析小运动员的行为差异的成因。

4、走访法。通过走访运动员的家庭、任课教师、同班同学,全面掌握运动员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多方面的情况,便于更准确地分析运动员行为差异的形成原因。

5、实验法。根据各种类型心理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同时考虑行为个体的综合情况,采取相应的训练手段,使其在一段时间内有所改变。

6、比较法。对训练前后运动员的变化进行对比,掌握首要手资料,并及时记录,根据运动员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法。

7、评价法。对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训练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得出结论。整理资料,及时归档。

(二)研究计划20xx年13月份,提出研究课题,确定研究对象,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走访了解研究个体综合情况。

20xx年411月份,在训练比赛中,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实验、比较,使运动员的赛前心里得到较合理的控制。

20xx年12月份,对研究过程加以归纳整理,对研究结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得出结论。

四、研究假设

假设,我们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合作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学生应能积极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教师配合默契,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学生将来的终生体育意识与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年级全体学生

(二)研究变量

1、自变量: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教师的合作教育观念

主要工作:

1、教师要在每节课上给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合作学习的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体育的兴趣。

2、在实施过程中,抓好学生参与表现与合作学习的典型事例,总结成功经验。

3、教师采用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合理、有效的合作练习与评价,帮助改进教学手段。

4、个案中及时记录学生合作练习的结果,以便改进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环节。

5、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课题需要的资源:

1、新桥小学校篮球教学校本教材。

2、有关中小学生教育、心理、运动训练心理方面的书籍。

3、古今中外关于运动员训练比赛心理研究方面的专业理论和典型个例。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

通过为期一年的研究实验,希望该校的小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比赛前能加强自我心理调控,能较好地将平时训练心理较好地转化为比赛心理。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篇六

开题报告主要内容(研究与实施方案的陈述,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课题研究分工和预期研究目标及课题研究保障条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事实依据

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科。但是语文学科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应试教育,不少语文老师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弃课外阅读,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大多局限于语文课本;由于应试教育,不少家长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学生因为看课外书经常受到父母责备。因此,新课改前农村初中的课外阅读天地几乎是一块处女地,函待老师、家长与社会去共同开发建设。语文老师有责任帮助青少年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让语文学习“给孩子以梦”,让语文学习园地成为培养孩子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天地,成为开拓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的乐园。可喜的是,新课改出台,中考语文随之改变,将名著阅读与语文综合实践纳入语文中考,这便给农村初中荒寒的课外阅读天地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2、理论依据

(1)现代语文课程观,现代语文教学论

“课外阅读”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这一规定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这是现代语文课程观的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已是语文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育、语文学习都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封闭的教育、封闭的课堂培养不出开放的人才,培养不出创新能力。只有打破“三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语文教育才有生气,才有活力。

(2)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辅导,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苏霍姆林斯基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叶圣陶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朱永新

说得多好啊!阅读,是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丰富个人情感的重要途径;更是脱离低级趣味、完善品格、升华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是每个人终生必修的功课!

二、研究内容

(一)变量研究

1、自变量界定

学生阅读名著的时间、数量、种类的多少,学生参与名著阅读的比例,家长对子女阅读名著的支持程度为其自变量。通过对自变量的研究,了解班级与学校的现状,针对现状进行多种方法、途径的研究。

2、因变量界定

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兴趣得以激发,阅读能力稳步提高,学养日渐丰富,品格日趋完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此为因变量。通过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研究,在自变量变化的基础上,促使其因变量的形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

全校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全校语文教师

2、研究内容

①通过调查分析,摸清当代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及其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特征,研究相应的阅读心理指导对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与阅读目的,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重视读书笔记,提高阅读。

②研究名著阅读健康有效的激励手段,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激励体系,通过优秀笔记展览,名著知识,课前一分钟演讲,名著沙龙,名著阅读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展示学生名著熏陶的过程,让学生在成就感和荣誉感的激励下,自觉养成终生阅读的优良习惯。

③研究切合农村初中实际的名著书目,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优秀读物;研究名著阅读指导方法,以帮助学生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名著鉴赏水准,达到“丰富学养,完善品格,升华人生境界”的根本目的。

三、实验目标

(一)研究假设

1、如果语文教学能真正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加强学生名著阅读实践活动,将会推动语文教学改变,语文教学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2、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拓宽学习渠道,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科学地、有计划地开展课外名著阅读,初中三年阅读量达到800万字以上,读书笔记达到20万字以上,不仅学生的语文素质将会迅速提高,而且其学养也会日渐丰富,品格也将日趋完善,甚至学生的人生境界也会得到升华。

(二)研究目标

①探索农村初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②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农村初中课外名著阅读模式。

③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和教师特点的课外名著阅读实践活动指导体系。

④通过三年的名著阅读丰富师生的学养,完善师生的品格,升华师生的人生境界。

⑤帮助师生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推动我校书香校园建设,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⑥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个案研究范例。

四、实验途径及措施

首先开好动员大会,明确名著阅读的意义,名著阅读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每学期各班应举行两次以上读书报告会,每学期各班要在两次教学常规前进行读书笔记评比,对能持之以恒坚持天天阅读,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日均阅读量达到一万字以上,笔记优秀的同学要大力张扬,并尽可能给予奖励。每学年教导处要组织一次“名著知识”或名著阅读演讲比赛,对获奖者要隆重颁奖,并把成绩纳入文明班考核与语文教师业绩考核。教导处还应力争每学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名著阅读交流大会”。语文科组要定期召开会议,让语文教师交流活动开展的成功经验,把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与重要的“评优”标准。语文教师要把“名著阅读指导”列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自己要带头阅读,及时给学生以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08年春季学期开始,七八年级每周要开设两节阅读课,九年级要开设一节阅读课从课程上向名著阅读倾斜。要逐步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好班组图书角,定期安排图书展销活动,学生有好书可读。

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形成理想的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大环境。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学生提供阅读活动的物质基础;要教给家长指导孩子阅读实践活动的方法,鼓励家长参与“与子女共读一本好书”活动,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力量积极开展名著阅读实践活动。

拟在综合楼大厅开辟大型名著阅读宣传栏,在校刊《小天鹅》上开设“名著论坛”栏目,为名著阅读成果交流创设种种平台,推动实验活动的开展。

五、方法指导与考评措施

(一)怎样读书

读书的目的决定读书方法我们开展名著阅读的目的主要有:增养语感,丰富想象,积累语汇,提高素养;增广见闻,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充实人生。有鉴于此,我们读书应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博览与感悟相结合。

有时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好读书,不求甚解”,博览群书,增广见闻,像孙仲谋,像陶渊明;有时应反复品读,细心推敲,圈点批注,去粗取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像毛泽东。

最要紧的是: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要重视做读书笔记,做到不动笔头不读书。

读书笔记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分析事件,品评人物;记录精华,重在感悟;及时翻阅,活学活用。

为了便于检查评比,也为了长久保存,建议采用下列方式:

1、笔与颜色:用钢笔撰写,以黑色、深蓝、蓝黑为主,辅以蓝色或红色。

2、每本笔记的前两页作目录,记录所读书目、时间与字数。

3、笔记为日记,要逐日撰写。

首要行:日期、星期、天气;

第二行:书名、章节或页码,当天阅读字数;

第三行起次:A、内容概括,B、锦言妙语,C、阅读感悟。

4、每次评比前自我统计:

A、阅读内容(列出书目与字数);

B、阅读起止时间、总阅读量与日均阅读量;

C、两名核对者核对后签名。

(二)“名著知识”方案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朱永新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班级主任、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因此名著阅读的开展与成效应作为衡量教育管理者、班级主任、以及语文教师工作业绩的标准之一,纳入教育管理考评、文明班评比及语文教师业务考核。

具体实施方案:

“名著知识”每年举行一次,时间是每年五月中下旬。由教导处组织语文科组有关成员,完成初赛与复试的命题与阅卷工作。

全校同学都必须参加“名著阅读知识”的初赛,少一人将在文明班评比中扣除一分。初赛在各班课室举行,复赛集中在综合楼六楼教师会议室和两间电教室举行。初赛试卷由该班语文科任批阅,将复赛名单报教导处。复赛试卷由教导处组织人员集中阅卷。

复赛名额分配:实验班每班8人,常态班每班4人。

获奖人数视各级参赛人数按比例确定,一等奖1%,二等奖2%,三等奖3%

成绩纳入文明班考评,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

奖品:一等奖奖名著一部,价值20元以上,二等奖奖时尚作品一部,价值10元以上,三等奖奖精装笔记本一本,价值5元以上。

“名著阅读演讲比赛”活动参照此方案实施。

开展活动的目的:激励全体师生扎扎实实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园洲中学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必将发生质变。

六、实验研究过程设计

首要阶段(20xx、9--20xx、2)准备阶段。

制定研究方案,培训研究人员,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名著阅读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要求,激发阅读兴趣,整理申报资料,完成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20xx、3--20xx、3)实验阶段。

深入实践研究,开展各项名著阅读活动,收集优秀读书心得,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xx、4--20xx、9)总结验收阶段。

总结实验成果,编辑《名著阅读作品选集》,完成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方法与保障措施

(一)具体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使课题实验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的基础上。

②跟踪调查法:密切关注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情况,定期分析其学养与品格方面的变化。

③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名著阅读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名著阅读有效途径,搭建各种阅读平台,不断交流阅读体会,及时展示名著阅读成果。

④个案分析法:收集典型个案,开展研讨展示活动,推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

⑤归纳统计法:运用归纳统计方法进行成果分析形成资料。

(二)实验保障措施

①资料保障:学校图书馆与班级图书角有足够的书籍满足师生各方面的阅读要求;

②课程倾斜:每周七八年级开设两堂、九年级开设一堂名著阅读课。

③环境保障:建设好阅览室、读书园地、名著沙龙,让校园弥漫书香。

④政策保障:将名著阅读纳入教育教学管理业绩考评、文明班评比与语文教师业绩考核。

八、预期成果

(一)理论成果

1、形成师生名著阅读作品集,阅读篇目与活动方案集。

2、构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3、撰写并努力发表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科研论文与研究报告。

(二)技术成果

1、探索出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构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系。

3、形成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与指导体系。

九、课题组织机构及职责

课题负责人:教导处颜进棠主任

职责:撰写课题实验方案,定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名著阅读和阅读交流活动,为实验教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做好阶段性小结和终结性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小组负责人:07级钟小泽、08级陈剑新、09级程兴龙

职责:协助主持人搞好本级组名著阅读活动的日常管理,定期汇报本级组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对活动开展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做好本级组阶段性小结。

课题组成员:颜聚棠、乐晓勤、曾国华、陈剑新、黄惠卿、钟小泽、陈茹洁、杨旭冠、梁树基、罗泽高、张友兴、李金梅、刘功赋、程兴龙、黄艳玲、魏媛媛、陈会秋。

职责:积极参加名著阅读活动,以自身学养与境界不断提升的事实来感召学生;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每学期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至少评比检查两次,奖掖先进;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活动及时加以指导;创设种种成果交流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每个学期收集10-20篇优秀的读书笔记;每个学年撰写出一篇有质量的名著阅读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附件下载: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确定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篇七

一、研究意义

学校文化建设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渠道,只有每一所学校的和谐才能成就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建构“阳光育人”学校文化的实践研究》旨在以“文化指引”,增强学校凝聚力,并让我校“阳光育人,和谐发展”办学理念,“人文求善、科学求真、快乐学习、阳光成长”的办学思想形成共识,从而逐渐彰显我校“阳光个体生命特色”向“阳光集体生命特色”转变的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及适应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理想与追求。

学校文化建设经过反复实践与考量,在传承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滋养了学校特有的文化品性,又将此文化积淀所生成的师生精神生命质量的价值归属感与当前的教育理念相互交融,并试图研制一种行之有效的“治校策略”,构建一套适合九年一贯制学校“二期课改”新理念,新思想,且富有园区与我校特色的“阳光育人”的教育范式与教学体系。

学校文化构建以“阳光育人”理念为核心旨在基于整个社会、家庭背景,乃至个体生命(人)在生活、工作等精神层面上所呈现出的对“生命价值追求”的不同认同度与使命感,责任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不同研究方式,找到生成此课题的原因。如: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阳光成长?何谓教师的归属感、幸福感?教师的先进价值追求究竟是什么?阳光教师、阳光心态的基本素养究竟是什么?如何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提高师生对生命质量的不断追求与超越?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1、理论研究和理念探究:深化拓宽“阳光育人”办学理念的内涵和外延。

2、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实施体现办学理念的育人机制和发展机制,实现领导、教师、学生三方之间的积极互动,共同实现和谐发展。

3、氛围营造和文化构建:建设具有我校特色、能够指引学校成员精神生活发展的学校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自主发展的家园、与教育园区和谐共进的素质教育实验园。

(二)研究内容

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各种静态的、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文化系统,更包括体现学生主动状态的活动方式,还包括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师与领导的工作方式。因此,本着“阳光学校”的核心追求,我们更着眼于“人”的发展,而不仅仅着眼于“事”的成功。学校文化的建设将落实在如下三个方面。

(1)“快乐学习、阳光成长”的学生文化。通过阳光人生行动研究项目,以班级文化建设、年级组教育活动的优化、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为载体,将“阳光人生行动研究”落实到更深层次,以系列的主题活动等为载体,以优良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文化发展,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提升精神生命质量。学生成长为“人格健全、学力厚实、素养全面”的“阳光少年”。他们具有充足的自信心和发展动力,并在充满兴趣的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充满智慧、充满活力地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学生文化,达到“班班有文化”。

(2)“博学笃行、幸福成长”的教师文化。以“阳光教师自主发展行动研究”为主线,通过目标指引、价值凝聚、分层定位、分段实施、机制促进、自主发展的研究策略,在课程、教学、德育等领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在专业发展中创造并享受教育事业的成功感和幸福感。教师发展为“人格高尚、严谨笃学、追求超卓”的“阳光教师”。逐步体会到教育事业的美丽和学校文化的魅力,在积极主动的'教育工作中创造并享受着专业尊严和人生幸福,在创建“阳光学校”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核心是职业归属。高尚的人生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得以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在教育活动中体现“阳光育人”的要求,培养“阳光少年”。从而形成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达到课堂“课课有文化”,教师“人人有文化”。

(3)“合”与“和”领导文化。以协作实施项目工作运行方式来策划和执行各级层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主线。要求从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到年级部、教研组的负责人,逐步转变管理职能和领导方式,在相对群体中起示范指引作用,从管“事”到导“人”,指引教师自主发展,同时也实现自身的自主发展。体现“阳光育人"理念的领导文化的民主性,在公平、公正、公开人文的管理氛围中,充分调动校内成员的积极性,形成强烈的成员归属感和有特色的领导文化。学校以“尊重、理解、宽容、协作、共存”作为价值基石,并不断渗透到管理工作中;深刻理解“阳光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主动研究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在学校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全面策划各领域、各层次的工作,并及时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通过研究打造具有高效能的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的管理团队,逐步形成一支向心力、凝聚力强的领导队伍。从而形成“合”(合作、合力、合一)与“和”(和平、和善、和谐)领导文化,实现“处处有文化”。

基于以上的认识,生成“阳光学校”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师生发展状态和发展机制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和教师形成主动追求、积极进取的发展状态。这既包括内在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也包括外显的善于学习和工作的行为表现。其次,学校形成民主关爱、相互合作的发展机制。它以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育人机制作为核心,在教学活动、德育活动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等方面形成特色,以此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和谐发展。

以上述三方面的研究作为切入口,使学生和教师拥有阳光的心态。以自信开朗、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主动追求和实现和谐发展的学校。让“阳光育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落实在每一个教师和学生上。首先树立“阳光育人”理念下的师生价值取向。不仅关注教与学价值、观念和实践的改变,而且重视师生情感和互动的重要性。其次注重提升师生的素养。良好的素养能凝聚成积极向上的风气,形成一种优秀的文化组织环境,同时通过师生的习得与实践,提升自身主体的精神境界。第三建立协作、共存的师师、师生、生生合作文化。开诚布公的探讨教与学的体会、观点和看法,打破孤立主义的藩篱。师生个体也不断积极学习、改变和创新。最终营造师生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应具有五大支柱:优雅的自然环境(环保:关注、保持);专业的领导范式(领导:专业、精细);浓厚的学术风气(治学:思考、勤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人:克制、宽容),和谐的工作氛围(处事:无私、公平)。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基于“学校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同认识,学校通过问卷、访谈、统计、实验、观察等方式,结合学校实例,将隐性的观点逐步显性化,从而更好的落实“阳光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2、行动研究:以学校“阳光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行动步骤,以“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领导文化”的实践研究为基本策略,体现其科学性、社会实践的改进功能及批判性。

3、案例研究:将学校文化所生成的经典智慧与各种经验范式,通过学生、教师和领导三个层面的团队指引,以教育教学中鲜活的个案为载体,加之文化传承与理念创新的“阳光育人”策略,从而更好的省思以往的研究绩效,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范式,体现其应用价值。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篇八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已经完成收集资料和初步论证思考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研究目的和意义做简练而准确的表述。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

对研究报告进行综合性概括描述,确定研究框架,将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作简要表述。

三、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

此项要求是,编写出研究报告提纲,显示研究的整体性轮廓。提纲用三级标题形式,清楚完整地显示研究的思路,要充分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

简明扼要表述资料收集方法、工作步骤安排及课题组人员分工情况。

以上四项内容,第四项是。开题报告以300—500字为宜,格式及字号要符合学院规范要求。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篇九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

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

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课题的可实施性,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如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研究者的学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等等是否具备。它建构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设计、扎实的功底等,一句话,就是要从若干方面说明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去完成。

编辑:yongbin
温馨提示:免费领取0元试听课!满意在报名!
中小学辅导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