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7 01:01:47 | 阅读: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课文《竹影》优秀教案(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师寄语:保留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一颗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孩子的童心。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
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童真童趣。
4、启发学生对艺术的认识与体验。
基础知识:
1、作者介绍:
《竹影》一文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
2、请试着给加点的字注音。
撇开( ) 蘸水( ) 惬意( ) 朱砂( )
横幅( ) 水门汀( ) 口头禅( ) 参差不齐( )
3、解释下列词语:
(1)幽暗:幽暗:昏暗。
(2)惬意: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3)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4)口头禅: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的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5)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
理解探究:
1、、通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 人物活动:
中国画特点:
西洋画特点:
3、课文《竹影》题目有何作用?
竹影是这篇课文的切入点,由此引出了对文章中心--如何欣赏中国画,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的探讨.当然,竹影也是童真,童趣的体现.
4、课文中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5、如何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思?试理解西洋画与中国画有何不同?
所谓符号是有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合作释疑:
6、文题目是竹影,竹影在全文有何作用、为什么开头不写竹子而从太阳落山写呢?
竹影是全文的线索,写太阳落山是为下文作铺垫。
7、如何理解竹影中父亲这一角色?
父亲: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孩子富有爱心。
父亲的谆谆引导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非常重要。
总结: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指导教育,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www.baihuawen.cn)用。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8、本文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了哪方面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拓展迁移: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童趣
儿子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每天趴在桌前不停地画,花、虫、鱼无所不通。向来抱着“给儿子一个快乐童年”的观念,我对周围人建议儿子进美术班接受早期培养的劝说无动于衷,由着他在纸上放马驰骋,自由想象。
儿子有段时期迷恋画十二生肖,并且喜欢对我们进行提问。这下麻烦来了,因为纸面上十二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似是而非,让人难以辨别。好在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儿子画的老虎无论象猫还是象鼠,额头上无一例外地标着个“王”字。掌握了这一决窍,每次提问,我都踊跃回答,抢先将老虎说出,赢得儿子一个赞许的微笑,剩下的难题留给老公。
儿子对太阳有个贴切的比喻:太阳象个小刺猬。理由是太阳发出的光线看上去象刺猬身上的刺。这比喻令我大跌眼镜。晴朗的日子看天,想起儿子绝妙的比喻,不由对着那只刺猬发笑。
儿子对说谎的人深恶痛绝。一次全家到公园玩,老公陪儿子玩“海陆空”游戏。管理员对老主顾实行优惠政策,老公假称自己也是老主顾。儿子听了大叫“爸爸说谎变长鼻子!”
某一日老公到幼儿园接儿子,骑车走在路上,夕阳西照,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儿子忽然对着影子大喊:“瞧,爸爸的鼻子变长了!”这一发现让儿子重新记起老公在公园的恶行,恍然得出结论:原来说谎的人鼻子真的会慢慢变长呀。我和老公无语。儿子坐在车背后,诗兴大发:小孩子说谎,大了变长鼻子;大人说谎,老了变长鼻子;老人说谎,死了变大象。最后一句出人意料,无限的诗意在里面。儿子的文学“才能”初露倪端。我听了感慨万千:有儿如此,夫复何求?
18.竹影教案
一、课前五分钟演讲
二、讲授课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你可要留下遗憾了,不过还好,有人画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画得算是弥补一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5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丰子恺的《竹影》。
(二)读一读
读课文
(三)想一想
1、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它的开头也是写闷热的天气,他们的目的是否相同?给你什么启示?
2、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四)议一议
通过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哪些?讨论一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归纳一下。
答:(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方面: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
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Anatomy for art students
( 艺术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说一说
好,关于中西方绘画方面的区别,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其余的要在美术课上学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是要学习这篇课文中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这又让我们想起了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的一篇文言文《童趣》,能不能记住,好我们来齐背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想起来很有趣味的。跟同学们说一说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点
教学与难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说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丰子恺作品欣赏
3、丰子恺简介
二、课文学习
1、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②深入探究
A、“西洋画像……符号”怎样理解?
B、课文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为什么?
C、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
D、爸爸是怎样解围的?华明又怎样?
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F、竹子难画在哪里?
G、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H、怎样才叫佳作?
I、画竹除了用墨,还会用什么颜色?
三、 小结
四、拓展
五、作业
古诗诵读《竹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破、磨、击、尔、南”5个生字,掌握“磨”的两种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航
1、(课件出示《竹石图》,配以古琴乐)
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谁给我们回忆下这个故事?
(说的就是清代盛名大画家郑燮画竹的故事。)他可喜欢竹子了,大家看到的这幅{竹石图}就是他62岁时的作品。
2、感知图画。说说画中的竹子给你的感觉。
3、感知古诗。
郑燮还会作诗呢,这画中的诗就是他自己写的,老师读给你们听听吧。 教师范读古诗。{配以课件《竹石图》及古琴乐)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感知体验,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诗,自学不认识的字。(教师进行巡视,提醒学生把宇音读准)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互评。
4、救师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
咬定 破岩 千磨万击 坚劲
5、小组齐读古诗,读流利。
三、学导互动,读诗悟情
1、欣赏图画,练习读古诗,整体感悟诗中怎样写画中竹的。
2、逐句练读。
①赏画。竹子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读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
③学生自由读前两句诗,指导学生评读。标准:音准、有感情、韵律美。 ④赏画想象: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
学生自由读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⑤引导学生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教师总结: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⑥指名读全诗,学生评读。
3、再次整体感悟古诗。
① 指名学生诵读全诗。
②对照图画,再读古诗,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③引导:你喜欢诗中的竹子吗?为什么?
④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4、练习背诵古诗。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交流好的背诗方法。
四、拓展运用
1.读着这首诗,我们只是看到一株株坚强不屈、挺拔有力的竹子而已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样几个故事。
2.阅读有关郑燮的故事。
3.读了故事,请你谈谈此刻的感受。
4.小结郑燮竹子般的形象。
5.现在你明白郑燮为何如此喜欢画竹,为何还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的《竹石》诗呢?(小结:诗言志)
6.阅读郑燮的另一首竹诗:
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五、板书设计:
竹 石
清 郑燮
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六、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竹石》
设 计 者:马进
主 题: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背景分析:
这首诗纯为写景,但又绝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和翻版。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乱崖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不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吗?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乱崖,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乱崖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让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学习诗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法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郑燮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诗前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历代名篇佳作,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其精妙的语言、精练的表达、深远的含义和奇妙的想象值得我们学习,诵读古诗词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有独特的。
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看几幅图,说说你的感受。
竹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坚韧不拔,所以是文人墨客歌颂赞美的对象,我们学过写竹子的古诗吗?
对,我们已经学过郑燮写的赞美竹子的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郑燮呢?
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郑燮写的赞美竹子的诗。(板书诗题)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什么叫题画诗呢?我们学过哪些题画诗呢?
同学们想学懂学好这首诗吗?你认为怎样才算学好古诗呢?
二、学古诗
1.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1)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借助书中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选几名学生朗读,大家评议。注意(1)“劲”有两个读音,诗中读jìng。(2)七言诗的节奏组合当中,只有“二二三”这种形式常用。(划出节奏)
听课件播放范读,学生再齐读。
自学中你有哪些疑惑呢?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如:写竹的诗怎么题目为“竹石”。
3.理解诗意
先请学生说出每句诗的意思,再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写得精彩?说说理由。
朗读你最喜欢的诗句。
4.理解诗的主题
学生回答师总结:《竹石》描写了竹子扎根岩缝中坚忍不拔的形象,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5.学习写作方法
什么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喻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我们学过的哪些古诗词也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6.怀着对竹子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
7.背诵古诗。
三、学诗后
1.你觉得这节课你学得怎样?谈谈你的感受或收获。
2.欣赏郑燮的墨竹图。
3.出示郑燮写的另外几首写竹的诗,学生选择喜欢的朗读。 板书
咬定
竹 立根坚忍不拔 坚劲
任尔 竹石 人 刚直不阿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描写。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艺术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教学】
1、文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描写。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2、在文学中体会艺术的美,在艺术中体会文学的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讨论;比较阅读;提问;点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看到的两幅漫画是“瞻瞻的车㈡脚踏车”;一幅是“瞻瞻的黄包车”。这是我国盛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丰子恺先生曾说:“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艳羡这种孩子们的世界的广大。”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更多留下的是像丰子恺漫画中童年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
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竹影》。
二、学生简介作者丰子恺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朗读新字词:
qiè tīng cēn cī piě zhàn chán
惬意 水门汀 参差不齐 撇 蘸 口头禅
(过渡:生字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我们还布置了大家朗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认真的读了课文,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2、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3、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他们感受了到美。
四、品味课文,体验趣与美
1、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2、小伙伴和爸爸的谈话主要围绕哪两个方面来进行?你对这两个方面是怎么认识的?
一方面:竹是否难画的问题;另一方面:画竹所用的颜料问题。
五、欣赏
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富有想象力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把我们带入了艺术的,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爸爸和孩子们的谈话涉及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中外名画,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那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刚才的图画,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深的领悟。 (重播图画)
教师小结: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感知了文章的内容、主旨;赏析了文章的语言;欣赏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魅力。文章中那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使我禁不住产生了联想。
六、比较阅读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自己童年时的许多有趣的事,文章的题目是──《童趣》,谁能说出《童趣》中讲述了几件有趣的事?
学生答:将蚊子比作“群鹤舞于空中”、“鹤立云端”;“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我们试着来比较一下本文与《童趣》的异同。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明确:
相同点:1、都表现了童真、童趣。
2、都富有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不同点:1、《童》是文言,选取几件事;《竹》是现代文,一件事。
2、《童》注重想象、联想;《竹》注重审美。
教师小结:比较阅读是一种阅读的方法,通过对两篇文章主旨、选材、语言、手法的比较,达到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同学们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并应用在平日的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七、拓展
感受了作家童年时的童真童趣,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
让我们走进童年,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八、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艺术。
我们要细心品味自己的生活,学会欣赏美。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把罗丹的一句话送给大家:“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九、作业
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写一篇短文,充分体现童趣。
教学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或散文。(选作)
教学设计
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儿歌《影子》,请学生齐读儿歌: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展示后,教师语:儿歌中的我和影子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许每个人在孩提时代都曾对影子产生过兴趣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板书课题)
简介作者
1.小组内交流搜集来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
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老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整体感悟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a.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b.要求学生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教师可作提示: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2.讨论、明确中心
问题:本文中除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出的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a.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b.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的描写句,并陈述你喜欢它们的理由。
质疑问难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拓展
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
1.复习旧课:请一个同学背《童趣》,其他同学作评价、修正、补充。
2.拓展:
a.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用语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b.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c.教师小结: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你们就能拥有童年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一片枯叶,一叶残贝,一抹斜阳,都能让你感动流连,受益匪浅,祝愿同学们永远快乐充实!
作业
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字数不限、体裁不限)。
2.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于美术课上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好的作品要展览)
1、讨论:描、印、放大、临摹、模仿大自然都不是真正的绘画,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在做这些事,他们做这些事有何得失?
2、以下文字作为小结:
A、胸中竹,并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
B、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朱光潜。
一、检查预习
1、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义
弥漫眼梢惬意汀蘸
缕口头禅硕士参差不齐
2、概括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初步探究
出示图片“竹影”,讨论:竹影是谁画的?
思考:
1、我们四个人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我们把月亮画的画——了一份。(填一词)
2、在我们的资料中除描影外还有哪些复制图画或类似复制的方法?
3、小结:描、印、放大、临摹都是复制的一种,不是创造。朗读黄全愈的一段话作为小结: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
可以说那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
4、讨论:爸爸说我们这不是画竹,“不过好玩罢了”。学某类西洋画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几乎一样,这是不是绘画呢?
5、出示五幅西方油画,讨论西洋画的优缺点,并用丰子恺的话小结: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顶多也只抵得一张照相,现在照相机很便宜,三五块钱也可以买一只。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
三、生成新疑,深入探究
1、讨论:描、印、放大、临摹、模仿大自然都不是真正的绘画,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在做这些事,他们做这些事有何得失?
2、以下文字作为小结:
A、胸中竹,并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
B、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朱光潜。
四、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1、设若一个人已经完成了模仿阶段,现在他要真正的去创作,比如说他站在一丛竹前,现在要你来告诉他怎么画,你会说些什么?
2、如果是丰子恺的。父亲站在他面前,他会说些什么?
3、出示郑板桥竹图与真竹照片,比较照片与图画的区别,讨论:郑板桥对竹作了哪些改动?他为何作此改动?
4、竹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性格。文雅、清高、虚心、坚韧有许多诗人赞美它;当然,也有人爱唱反调,说: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根细好钻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现在站在竹丛前的人是你。绿、红、黑、黄眼前摆着颜料,你会选哪一种颜料?你会把竹画成什么样?
五、作业
把你心中所画的竹图写出来。
【课堂实录】
师:昨天大家都预习了《竹影》,现在我想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如何。(出示预习题)大家一起念。学生齐读:弥漫眼梢惬意汀蘸缕口头禅硕士参差不齐
师:很好,第二题。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内容?
一生: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在水泥地上画竹影。
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俱全,很不错。不过这位同学还有补充。
一生:我们在水泥地上画竹影,然后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
师:非常好,这就十分全面了。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画的竹影。(出示图片“竹影”。)
师:竹影是谁画的?
一生:华明、丰子恺、丰子恺的弟弟、丰子恺的父亲。
师:真的吗?
教师用一块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大大的“竹”字。然后请一学生上台用粉笔把这个字描一下。
师:请大家看黑板,请问这个粉笔“竹”字是谁写的?
一生:同学。
另一生:老师。
师:理由?
一生:版权属于老师,同学只是依样画葫芦。
师:说得好,我就这么问吧,如果这个字拍卖,卖了10000元,我拿多少,他拿多少?
一生:你最少拿9500,他最多拿500,算苦劳。
师:很好,那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竹影到底是谁画的?
一生:是月亮画的。
师:是月亮吗?月亮能发光吗?
好几个学生一起叫道:是太阳!
师:很好,竹影的真正作者是太阳,太阳借了月亮的手画的,现在我请大家思考“我们四个人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我们把月亮画的画——了一份。(填一词)”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