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作文不再迷茫!2025年新趋势聚焦文化传承与科技伦理。掌握核心技巧,轻松拿下高分考场作文。
划出材料关键词。区分“文化自信”与“科技向善”类命题。
来源:高中语文教研公众号
避免三段式模板。尝试“场景开篇-矛盾展开-哲理升华”结构。
用冬奥会微火炬代替屈原杜甫。以空间站授课案例论证科技温度。
“数字化不是传统文化的敌人”比“科技与文化共存”更抓眼球。
单段内用“古籍修复AI+敦煌数字博物馆”形成证据链。
设问替代结论:“当AI写出‘举头望明月’,人类还剩什么?”
例段示范:
“故宫文物修复师戴上AR眼镜的瞬间,千年裂纹在虚拟空间弥合。技术的温度恰在于此——不是取代工匠的巧手,而是延伸文明的脉搏。”(2024年北京卷高分范文摘录)
要素 | 高分关键 |
---|---|
细节 | 外婆修复青花瓷的裂纹 |
冲突 | 传统工艺与现代批量生产 |
意象 | 瓷器开片声喻时代裂痕 |
来源:高考作文研究室公众号
慎用网络热词
“绝绝子”直接归入三类文
政治表述零误差
“新时代十年变革”非“近十年变化”
字数精确控制
850字为黄金容量(答题卡第25行)
题目: 《墨痕里的芯片》
“爷爷用毛笔抄写《天工开物》时,我在平板复原水转翻车模型。墨香与代码在书房交融——原来文明传承从不需要二选一。”
亮点: 双线叙事+科技人文对仗意象
Q:需要背诵范文吗?
精析10篇比泛背50篇有效。重点拆解矛盾设计与意象运用。
Q:如何应对陌生题型?
所有题目都可转化为“冲突-解决”模型。例如“元宇宙春节”即传统VS科技。
Q:字迹影响多大?
扫描阅卷中,行距整齐度比单字美观度重要三倍。
考场作文是思想快照。丢掉套路枷锁,让真挚思考与时代脉搏共振。每一次练笔都是与未来自己的对话——落笔时,你已在创造历史。
内容整合自:高考作文指南/语文备考先锋/教育观察者 等权威公众号
学好网
学好网
学好网
学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