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11:07:41 | 阅读:
《望洞庭湖赠相》中写湖水的句子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清。
气梦泽,波撼岳阳城。
字面意思: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这四句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杜甫诗鉴赏 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又出蜀东下,经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辗转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阳市)。
《登岳阳楼》就是此期的登楼抒怀之作。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是一组工对严整的句子。
岳阳楼久负盛名,杜甫早“闻”其名而未曾一见,今日不但见了,而且“上”了。
那种欣喜之情就不由倾泻于诗句之中。
“昔闻”说明他渴望、向往之久,“今上”点出他如愿以偿之喜。
一般来说,五律的首联不必对仗。
诗人之所以要运用对偶句,就是因为通过这种严整的对仗,强烈地把自己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
从结构上说,这一联切入诗题,引起全篇的写景和抒情。
登上岳阳楼,是为了观赏洞庭壮景。
颔联紧承首联的“上”,写登楼后所见。
洞庭湖的气象万千,风光无限,而诗人抓住洞庭湖最显著、最典型的特征—— 雄伟壮阔来加以描绘。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两句描绘洞庭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
宋代刘须溪说:“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杨伦《杜诗镜铨》)。
明代王嗣奭则认为这两句“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杜臆》卷十)。
对此二句的推崇,可谓至极。
孟浩然也曾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来描写洞庭湖的壮阔。
清代诗论家沈德潜比较这两联诗句说:“孟襄阳(指孟浩然)三四语实写洞庭,此只用虚写” (《唐诗别裁集》卷十),从“实”和“虚”的手法上指出了这两联诗写景的差异。
孟浩然的诗句是他不过是借写洞庭湖景来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总还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
而杜甫不仅从洞庭写到江南大地,而且又从江南大地写到天地日月,从这个无比广大的角度来描写洞庭湖,就从更大的空间范围表现出了洞庭的壮阔气象。
这当然与杜甫的怀抱有关。
他一生“蒿目者民生,系怀者君国”(杨伦《杜诗镜铨·序》),时刻将人民的安危和国家的命运放在心上,所以,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
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因此《西清诗话》说此二句“大与诸子迥别”,而别又别在“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从前四句的写景转入后四句的抒情。
亲朋音讯阻绝,老病孤舟为伴,一“无”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炼字遣词十分准确。
此时已五十七岁的杜甫,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凄凉。
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中,诗人倍觉自己的孤单,联想起走过的漫长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的种种艰辛,更感到悲哀,肝肠欲裂。
这其间包含了诗人对往事痛苦的追忆过程。
黄生说:“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指出了诗人情绪的起伏和诗人表现手法的巧妙。
诗人运用这种阔狭的鲜明对比,把自己的坎坷遭遇描述得更为突出,正如浦起龙所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起到了互为映衬的作用。
这一联从写景转入抒情,从所见转到所感,从阔大转到狭小,从登临的喜悦转到身世的凄凉,结构严谨,层层变换,步步深入,显示出杜甫娴熟的诗歌表现技巧。
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就在这一年八月,吐蕃进犯,京师戒严,边陲屯兵,战事频繁。
同年六月,幽州兵马使朱希彩等作乱,杀节度使李怀仙,自称留后,逼迫朝廷认可。
这就是所谓“戎马关山北”的史实。
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涕泪纵横。
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最后这一联,诗人由个人扩展到国家。
“戎马关山北”五字,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与洞庭湖的阔大壮伟的气象达到和谐统一,使情感与景物相得益彰。
柳梢青·岳阳楼 戴复古 袖剑飞吟。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戴复古词作鉴赏 戴复古一生潦倒,浪迹江湖,足迹所至,常有吟咏。
他远离官场,有相对自由的心灵和超脱的情怀,用不着蝇营狗苟,所以内心有更大空间容纳祖国的奇山异水,又时刻不忘抗金复国大业。
登临之际,他的爱国豪情油然而生。
这首登临岳阳楼之作即是如此。
“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戴复古浪迹南北,兼有豪迈胸怀,与吕洞宾诗中所表现的气质有相似之处。
这里借用来抒发自己壮游洞庭的情怀,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飘泊江湖的词人形象,与那些浅斟低唱的形象大不相同。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称,这里作者只用“深深”二字,极凝练地概括出了它的特征。
词篇至此,气象也更为开阔。
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单点明登楼时令,还以秋日多风和入秋百花凋零为下文“一快披襟”、“变尽人间”作铺垫,同时又与作者的苍凉胸怀相映衬。
“万顷波光”仍写洞庭:“秋水深深”言其深邃,此句表其广袤,两相配合,极见情致。
“岳阳楼上,一快披襟”,塑造出一个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超旷、酒脱,豪情满怀的词人兼爱国者形象。
“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风,更重要的还由于深深秋水和万顷波光的感染。
总起来看,上片词风豪中带逸,作者登楼的快意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发挥。
下片开始,词人笔锋陡转,“快”意顿生波澜:“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不携酒的原因是无人共斟,冷静道来,中有无限孤寂感伤之情。
此过片处实乃转折之处,纵览全词,上片写美景游情,下片抒兴废之叹,两片情感有异。
但这两句转折得很自然,达到了“发起别意”的目的,算得上“才高者”的杰作。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揭破主题。
戴复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
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践踏的“偌大”中国。
可是当时的统治者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有谁能共饮作者之酒呢
由此可见上文的“不须携酒”几字包含着无限感慨,而这里的“变尽人间”实为振起全篇的关键:因为只有“人间”才是作者真正关切的地方,而正因为这个“变”字,作者也才由眼前美景联想到国家命运,进而感物伤怀的。
南宋词人中有很多受到了辛弃疾的影响,戴复古在《望江南》词中说:“歌辞体儿有稼轩风”,可见他也有意学稼轩。
但他的学习不是模仿,他没有稼轩参加抗金斗争的真切体验,但他长期身处下层,历尽沧桑,抗金复国的要求因而特别强烈,这使得他在审美体验上向稼轩靠拢,常常抒发今古茫茫的感慨,如本词的“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但都是审美境界的自然展现,而不是生硬的模仿照搬。
一、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二、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洞庭诗》雍陶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
或许湘君前来梳洗,君山望镜自照面颜。
三、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
——《洞庭秋月行》刘禹锡秋夜,月亮在洞庭湖心生起,万顷微波泛起,好似熔炼黄金。
四、以上诗句均赞美了洞庭湖美丽的景色。
写月光下的洞庭湖全貌啊,水天相融,表现出了风平浪静的洞庭湖在茭白的月色下和谐静谧、安宁温柔的特点。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