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网
搜索

人大附中早培:一场教育实验的雄心与变异

学大教育
来源:学大教育

2022-12-01 17:03:29 | 阅读:

进入 >

看点 开学伊始,又一批少年顶着超常儿童的光环,走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早培班。这些被筛选出来的“天之骄子”,总被人投以艳羡的目光,他们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下文作者在采访多位早培生,以及一位早培生的自述中,深度还原了早培班带给他们的那些得与失,让我们看到了早培生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看天下实验室 (ID: vistaedulab)


文丨孙译蔚 编辑 | 沈佳音 编版丨Amanda


9月1日,又有一批少年顶着超常儿童的光环走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早培班。他们将用4年左右时间完成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以及早培班特设课程。


这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优级课题,始于2010年。在其今年7月的招生简章中写道:人大附中超常儿童早期培养实验项目(简称“人大附中早培班”)是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育教学改变项目。


该项目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北京市户籍的海淀区五年级学生,要求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优良、智力超常,具有特殊才能和创新潜质,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明显超出同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超常儿童占整体儿童群体的比例约为1%-3%,本实验项目针对的是这部分超常儿童。”


这些被筛选出来的孩子,四年后经学校综合评价优秀的可直升人大附中高中部的早培班或者其他班。


正因为如此,凡是考上早培的孩子总被人投以艳羡的目光,冠以“神童”“天才”的名号。考上早培,就基本等于锁定了人大附中高中部的门票,大学的大门也就近在咫尺了,前途似乎就此一片光明。



早培班通畅的通道,让北京家长趋之若鹜,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孩子报考。这些年出现了以冲击早培为目标的辅导班,这也被称为北京鸡娃的天花板。


人大附中显然注意到近年来参与选拔的学生“被超常”的现象逐渐增多。人大附中副校长高江涛,长期主抓早培班。


他在《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发现超常儿童》一文中写道:


“仅靠智商试试对于鉴别和发现超常儿童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纯智商试试在我们的筛查中所占权重并不大,甚至我们只是在大面积的初筛中才会用到一些。


相较孩子在智商方面的表现,我们更看重他们是否具备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抗逆力等素质,如果以权重来衡量,这几方面的表现至少要占30%,甚至更多……


在多年的超常儿童鉴别与培养实践中,我们既注重考查其知识提取与应用能力,也看重其问题解决能力,且后者甚至可以占到30%左右的权重……


学校在超常儿童鉴别与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但能做还要能说、能写,并且非常注重对学生领导力与自信心的考查培养,这些在试试中大概占到10%左右的权重。”


无论如何,经过层层选拔,最后脱颖而出的那些孩子,便是极少数的幸运儿。


早培让我认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


四年级时,我被选入早培班。


当得知自己被早培班录取后,我感觉自己特别厉害,似乎自己真的是天选之子或天才一样的主角。早培班在上的优惠政策,也让我很开心。


早培班一共四个,我在第四班,这也是其中超卓的一个班。被分到这个班的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还蛮厉害的。


事实上,小学时,我便被选为“超常儿童”,进入育民小学超常儿童班。育民小学超常儿童班每两年招收20名学生,多为北京生源。育民小学超常班的选拔方式是,先做智商试试,之后进入夏令营试读,试读三天,观察学生是否能理解、领悟当天所学的知识。


早培选拔比入学育新小学的选拔增加了语、数、英科目的考试。


当时做的试题,我在幼儿园也见过。我有一本叫《灵智数学思维训练》的教材,里面讲过大概的题型,以找规律为主。我发现现在的一些小学生也在上类似的网课。


在小学时,因为要跳级,我们需要用更少的时间,学更多的内容。比如数学,一年级学一二年级的知识。英语的话,仅靠课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当时考了KET、PET、FCE等英语考级,但也有一些没有通过。


早培班的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聪慧,但大部分学生会逐渐认清现实。


初中时,班里的氛围就和其他班不一样。学生们几乎都有自己想做的方向,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


有人从小喜欢天文学。当年金星凌日,这位同学把望远镜带来学校,很多同学都围在镜头前看这个壮观的景象。


后来,这位同学参加了天文学奥林匹克,获得了个人奥赛世界首要。再后来,他去了牛津大学天文系。还有一些同学参加机器人比赛,他们去美国参加比赛,连续熬几夜,完成机器人拼装,并遥控指挥机器人完成某个任务。


早培项目最大的特点,是你有可以竞争的领域,除了课内成绩,还有各种。


没有成就感的四年


在初中,我印象最深的事是学校每年的开学典礼。校长会在开学典礼上念奖项:某某人在某某上获得了某某某奖,什么艺术团在什么上获得了金鹰奖,什么人在什么比赛上获得什么奖……大约要念10多分钟。


刚上初一时,我还觉得“念奖”挺好玩的。但之后我便站不住了,坐不住了。我感觉自己被放在火上烤,但又动弹不得,非常焦虑。为什么我这么菜,为什么我不能和他们一样,为什么我不能完成他们做的事?我也是早培的学生,凭什么我做不到?


在早培,学生的确有极大的自由度,但并没有很多自由时间。很多人刚进入初中,便选择了自己研究的学科。每个人做的事情不尽相同,这样的评价体系会给人更大的压力。


说到成就感这件事。我觉得这四年,我没有做什么有成就感的事。我没有拿过奖,没有因为某一件事很突出,被表扬。在班里也不算红人。谈了个恋爱,最后还分手了。也没有习得值得炫耀的技能。自己阅读了一些网文,但从未亲自创作过。


我初三开始打生物,高一,高二分别参加了一次比赛,最后都只得了省级二等奖。


我考生物源于初三,那时,很多同学都在打,我想自己也必须选一个,否则就有些受不了了。当时,我有位朋友正在搞生物,他鼓励我参加。再加上我喜欢的预备医学,它讲的就是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关联很大。


我在早培班按部就班地读了4年,然后被它筛选出来,进入理科实验班读了3 年。


高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大概是话剧节。学校每届高二都会有学生话剧演出,我记得,当时话剧练习持续了一个星期,合排加练又一个星期。对我来说,话剧是很美妙的,无论是排练还是演出,我都非常享受。


我当时演《雷雨》的周朴园。我到现在都记得全身心投入在演出和角色里的感觉。全场寂静,你的眼神聚焦于看台上影影绰绰的人影,几大排聚光灯衬得下面的人黑压压的一片。然后你用角色的心理状态调整声音和演出状态,从一个学生变成本子里的周老爷,变成一个拥有跌宕人生,复杂的,个性鲜明的人物。


不像,从这些事情上获得满足感的门槛很低,它们和失败成功无关,是纯粹基于个人爱好的事情。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只能从这些“业余活动”中获得满足感。我也有一些朋友很喜欢科研。我有位朋友就很喜欢生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夏令营,我只是想体验一个新东西,学习一点新知识,但我的同学非常专注于这件事。


当时,我们在农大培训,培训结束后,我们一起回家。她一边走,一边捧着一本书,她的书上,勾勾画画,写满了笔记。但她不是书呆子,你和她说话,她也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她就是很喜欢学生物,觉得这件事很有趣。


那时候,她参加生物,获得了国家一等奖。现在,她在清华读生物,每天都在实验室做实验,甚至休息也很少回家。



在成绩上,我们无须被担心


我们接受的教育还是比较优质的。语文教育就很值得一提。


语文老师几乎不讲课本。大部分的语文素养靠给学生布置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完成,而不是靠讲题、做题、做卷子。


那时候,我读了很多文学著作,像《红岩》《穆斯林的葬礼》《红楼梦》《大秦帝国》等等。


这些书都很厚,像《大秦帝国》12本,每本书都像教科书一般厚。我们还是全看完了。我觉得,我的阅读能力就是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老师还要求我们每周写读书笔记,写你对书的想法,可以是读后感,也可以是其他,证明你读过并想过这本书的内容。比如,你对《大秦帝国》里的人物,比如说秦孝公、商鞅,你有怎样的看法?


数学老师会以数学原本的思路,为学生解释一些知识,而不是以应试的思路。比如,几何是如何被人们建立起来,老师会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讲课,而不是说,这样做辅助线,这样去做点,这样去找垂直。


老师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科目。他们并不担心我们做题的能力。事实上,我们确实也无需被担心。


这是初中的情况,到了高中,授课方式变了很多,应试为主。我所在的班级是这样,我问了一些早培班的同学,他们和我们差不多。


高中最后的评价标准,是你考了多少分,被哪所大学录取,这所大学的世界排的状况怎么样,这所大学的师资水平怎么样,你学了什么专业,这个专业毕业后的薪水是多少。


在北大,没挂过科,就不错了


我现在在北大医学院读临床口腔。上初中时,我便悄悄定下了我今后的职业,成为一名医生。


早培班有研修课,我上过物理研修课,在课上自己搭建电路,上过写程序的课,上过单片机的课,还去献血车上当过志愿者。对我来说,单片机和编程都非常难。


有一门研修课,叫预备医生。那门课主要讲怎么当医生,讲生理学的知识,肾是怎么工作的,肺是怎么工作的,什么是同气量,什么是超气量,相当于给初中生讲大学生知识,我听得津津有味。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讲“医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时,老师说:“37度医学。什么是37度医学,就是有时治疗,常常帮助,永远安慰。”


这节课的细节,我仍旧记忆犹新。老师举了一些例子。有时,医生需要决定,手术该不该做?一些时候,患者昏迷了,可能没有办法做决定,或是患者家属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再或是患者自己没有明确的选择。


有时候,医生会面临更艰难的抉择。患者的病几乎无法治愈,医生是尝试新的疗法,还是让患者享受人生最后的时光,安静离世?


编辑:yongbin
温馨提示:免费领取0元试听课!满意在报名!
中小学辅导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