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二氧化硫的窒息气味因为亚硫酸在在水中不完全电离,而强酸能完全电离,所以亚硫酸是弱酸。

亚硫酸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二氧化硫的窒息气味,易分解;溶于水;主要用作分析试剂、还原剂及防腐剂,用于纺织、造纸、冶金工业和有机合成。因为亚硫酸在在水中不完全电离,而强酸能完全电离,所以亚硫酸是弱酸。
1.易分解,具有二氧化硫的气味。有还原性,在空气中逐渐被氧化成硫酸。能与水、醇混溶。具弱酸性。有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灼伤,对呼吸系统有刺激性。为二元中强酸,pKa11.89,pKa27.21(25℃)。亚硫酸既具还原性也具有氧化性,但以还原性为主。亚硫酸水溶液在紫外线下长时间照射或加热到140℃时会按下式发生分解。
2.稳定性:稳定。
3.禁配物:强碱。
4.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5.聚合危害:不聚合。
6.分解产物:氧化硫。
A:亚硫酸的化学式为 H₂SO₃,其分子结构中是 “亚硫酸根”(SO₃²⁻),而非硫酸中的 “硫酸根”(SO₄²⁻)。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中心硫原子的氧化态:亚硫酸中硫为 + 4 价,硫酸中硫为 + 6 价。更高的氧化态会增强对羟基(-OH)电子云的吸引,使氢离子(H⁺)更易电离,因此硫酸是强酸,而亚硫酸电离能力较弱,属于弱酸。
A:可通过 “测定相同浓度酸溶液的 pH” 实验验证:取 0.1mol/L 的亚硫酸溶液和 0.1mol/L 的盐酸(强酸),分别用 pH 试纸或 pH 计测定 pH。盐酸作为强酸,会完全电离,0.1mol/L 溶液的 pH 约为 1;而亚硫酸仅部分电离,0.1mol/L 溶液的 pH 会大于 1(实际约为 2-3),说明其 H⁺浓度低于强酸,证明亚硫酸是弱酸。
A:亚硫酸在水溶液中不会完全电离,且其电离具有 “分步电离” 的特点:第一步电离(H₂SO₃ ⇌ H⁺ + HSO₃⁻)电离程度相对较大,但仍属于部分电离(电离平衡常数 K₁≈1.3×10⁻²);第二步电离(HSO₃⁻ ⇌ H⁺ + SO₃²⁻)电离程度极弱(K₂≈6.3×10⁻⁸)。无论是第一步还是第二步,均未完全电离,这是弱酸的核心特征,与强酸(如盐酸、硫酸)的 “一步完全电离” 形成鲜明对比。
A:可以作为间接证据,但需控制变量(如金属种类、颗粒大小、酸溶液浓度、温度等相同)。酸与金属反应的速率取决于溶液中 H⁺的浓度:强酸完全电离,相同浓度下 H⁺浓度更高,反应速率更快;亚硫酸部分电离,H⁺浓度较低,反应速率较慢。例如,相同浓度的亚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远慢于盐酸与锌的反应,间接反映出亚硫酸的电离能力较弱,属于弱酸。
A:亚硫酸的弱酸属性决定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特点:例如,在食品加工中,亚硫酸(或其盐)作为防腐剂和漂白剂时,因部分电离,其酸性温和,不会过度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在环境保护中,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SO₂)溶于水生成亚硫酸,由于亚硫酸酸性较弱,可通过与弱碱(如氨水)反应进行中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酸性污染,若为强酸,则需使用更强的碱中和,成本更高。
A:确实有部分学习者误将亚硫酸归为强酸,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混淆了 “亚硫酸” 与 “硫酸” 的名称和属性,认为带有 “硫酸” 相关字样的酸都是强酸;二是亚硫酸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₁≈1.3×10⁻²)在弱酸中属于电离程度较大的(接近中强酸水平),部分人可能因 “电离程度相对较大” 而误判为强酸。但需注意:即使电离程度较大,只要未完全电离,就属于弱酸,亚硫酸的第二步电离极弱,进一步印证了其弱酸属性。
通过以上方法,不仅能准确判断亚硫酸是弱酸,还能迁移应用到其他酸的强弱判断中,形成系统的化学思维。
学好网
学好网
学好网
学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