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4:14:00 | 阅读:
王充,字仲任,汉族,东汉思想家。王充年少时就失去了父亲,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人。东汉思想家。王充年少时就失去了父亲,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
但是王充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历来评价两端。
王充出生平民,年青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只好到书铺去看书,一看就是大半天,并且只看不买,久而久之让书铺老板很是反感。后来王充做过几任小官,既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官运亨通,如果从升官发财的角度看,王充是很失败的。即使这样,王充也并没有醉心于追名逐利,而是花了三十多年写了一本书——《论衡》,书名的含义是书中的道理都是很公平客观的。
《论衡》此书有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王充却用了三十多年来完成,可见他花了多少心血,恨不得逐字推敲。《论衡》首先就否定了天的神秘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自然存在,并不是由上天创造的。上天也是没有感官意识的,祈求上天他怎么能知道呢?
可惜的是,王充的这些思想在2000年前并不被主流认可。首先皇帝就不能认可他,皇帝是天子,上天的儿子,你王充却说没有上天,那将皇帝置于何地。而那些文人士大夫层级也不能认可王充,因为《论衡》中还有对孔子、孟子的怀疑,这也是他们不能接受王充哲学思想的原因之一。那些平民老百姓由于大多学识较低,更不可能理解王充这套“大逆不道的奇怪理论”,在他们看来王充就是一个不孝子。
事实上,2000年来王充在社会主流思想中,一直就是以一个“不孝子”的形象出现,到清朝的时候人们还说王充是“不孝子”,对他不屑一顾。直到近代中国,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科学进入中国后,一些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才意识到王充的价值,并且惊讶一个2000年前的人竟然有这等见解。,中国人越来越多接触到唯物主义思想,王充才大面积被肯定,只是这个肯定来的有点晚,等了2000年!
王充著有《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但只有《论衡》保存下来。近人黄晖撰《论衡校释》30卷,是较为通行的版本,后汉三贤之一(与王符、仲长统齐名)。
《论衡》一书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