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16:04:00 | 阅读:
今天重读了《伤逝》。
两次读后竟是不一样的感觉。大学的时候学习现当代小说读了鲁迅先生的几篇小说,这篇印象是比较深刻的了。或许是因为这是鲁迅先生独有的一篇爱情小说,或许是因为和爱情有关。爱情总是一个美好的字眼,让人浮想联翩;爱情又总是一个感伤的字眼,让人悲情不已。
为了爱情,子君与亲人决绝;为了爱情,涓生与朋友不再往来。用涓生的话讲,这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爱情”,是因为不理解。等真的理解了,这理解了的东西却都变成了隔膜,而且是的。
涓生追求子君的时候,曾经很仔细地研究过表示的态度,排列过措辞的先后,以及倘或遭了拒绝以后的情形。可是临时似乎都无用,在慌张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电影上见过的方法了。
终于如愿在一起“子君不在我这破屋里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顺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渐临近,——但是,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穿布底鞋的长班的儿子,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
然而“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
可生活是太现实,太残酷的事实,不断地改变着很多物,事,人。因为油鸡,因为阿随,因为邻居太太的眼神,这些很细微的小事情竟也是这样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慢慢的涓生感觉到家的虚空,感觉到比寒冬还寒冷的脸色。天天呆在图书馆也不愿意呆在家里。
受了冷落的子君内心该是怎样的酸楚,无奈,她肯定也有个像涓生等待她的那种心情,可是这一切都在她日渐暗淡的眼神里,都在她刚红润起来又变得无彩的脸色上,都在她日趋失去的话语里,更在涓生提出分手时的无语里。
涓生提出分手是觉得无爱了,而子君依然深爱。当初为了爱和家人的决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分手的时刻,也仅仅是在涓生个晚归的时候,让邻居太太转告一声:告诉他,我走了。除了身上剩余的能够涓生生活一阵子的铜板,没有只言片语。看起来同样决绝。确是如此伤情,从她不久后的离世即可知。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爱他的时候不顾一切,被离弃的时候,决然离开。爱,一定是一个人的事情,没有爱的纠缠只会失去更多。可以没有爱,可以没有爱人,但不可以没有自己。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