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第十三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本文共30章,内容广泛,包括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道德修养和完善品格,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子路第十三原文及翻译
1、子路问政。子说:“先之劳之。”请益。子说:“无倦。”
子路向孔子询问政治做法。孔子说:“带头工作,让人民努力工作。”子路想知道进一步的行动。孔子说:“别累了。”
2、仲弓是季氏宰,问政。儿子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儿子说:“怎么知才而举?”儿子说:“举尔所知;儿所不知,人其舍诸?”
仲弓担任季的总经理,向孔子询问政治做法。孔子说:“首先指示各级官员,不要关心他们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仲弓问:“我们如何认识优秀的人才,然后提拔他们?”孔子说:“提高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别人会错过吗?”
3、子路说:“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说:“必也正名!子路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说:“野哉,由也!君子不知道,盖阙如也。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事不成,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如果刑罚不中,人民就没有错。所以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君子在言语中,无所畏惧。”
子路说:“如果卫国国君邀请你治理国政,你应该先做些什么?孔子说:“如果我必须这样做,那就是纠正我的名字。子路说:“你不是太迂腐了吗?有什么好纠正的?孔子说:“你真鲁莽!君子应该保留自己不懂的东西。如果你的名字不正确,你的话就不合适;如果你的话不合适,你就不能做公务;如果你不能做公务,礼乐就不会走上轨道;如果礼乐不走上轨道,惩罚就会失去一定的标准;如果刑罚失去了一定的标准,人们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君子用任何名词来表示名字,一定要让它说得顺当,说得出来,也一定要让它行得通。君子对自己的言论要求一丝不苟。”
4、樊迟请学稼。子说:“我不如老农。”请学为,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出来了。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民不敢不敬;上好义,民不敢不服;上好信,民不敢不用情。夫如如如,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焉用农?”
范迟向孔子要求学习农耕。孔子说:“我比不上有经验的农民。"他又要求学习种菜。孔子说:“我比不上有经验的菜农。范迟离开后,孔子说:“范须真是个没有野心的人!人们不敢不尊重上级的人爱礼仪;上级的人爱好道德,人们不敢服从;上级的人爱诚实,人们不敢不真实。能做到这一点,四面八方的人背着孩子投奔,又怎么用农耕呢?”
5、儿子说:“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因为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也奚以为?”
孔子说:“熟读《诗经》300篇,政治任务没有顺利完成;派他出使外国而不是独自一人;这样多学习有什么用?”
6、子说:“它的身正,不令而行;它的身体不正,虽然令不从。”
孔子说:“政治领导人本身的行为是正确的,即使他们不下令,人们也会走上正确的道路;如果他自己的行为不正确,即使他下令要求,人们也不会这样做。”
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治就像兄弟一样。”
8、子谓卫公子荆,“好卧室”。从一开始,就说:‘苟合’。再也不会有了,说:‘苟完’。富有,说:‘苟美’。
孔子谈到卫国公子荆时说:“他擅长家庭理财。刚开始有点(钱),他说:‘差不多够了。’多一点的时候,他说:‘差不多完成了。’更多的时候,他说:‘差不多了。’"
9、儿子适卫,冉有仆。儿子说:“普通!”冉有说:“既普通又怎么加呢?”说:“富之。”说:“既有钱又怎么加呢?”说:“教。”
孔子去卫国,冉有为他开车。孔子说:“这里人口众多!”冉有说:“人口众多之后,我们该怎么办?”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如果你已经富裕了,你还应该做什么?”孔子说:“教育他们。”
10、儿子说:“苟有用的人,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孔子说:“如果有人让我主持国家政治事务,一年差不多,三年就会有效。”
11、子说:“善人为邦百年,也能胜残去杀。”诚哉是言也。”
孔子说:“‘善人治国,经过一百年,也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这是真的!”
12、子说:“如果有王者,必世后仁。”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
13、子说:“苟正其身,从政有什么?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说:“如果你纠正了自己的行为,管理政治事务有什么困难?如果你不能纠正自己的行为,你怎么能纠正别人呢?”
14、冉子退朝。儿子说:“何晏也?”对说:“有政。”儿子说:“其事也是如此。如果有政,虽然不是我,但是我听到了。”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你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冉求说:“有政治事务。”孔子说:“这只是一般事务。如果有政治事务,虽然国君不需要我,但我会知道的。”
15、定公问:“一言兴邦,有诸吗?孔子对着说:“言不能若有,其几也。人的话说:‘为君难,为臣难。“如果你知道为君之难,你几乎一言兴邦吗?"说:“一言丧邦,有诸吗?孔子对说:“言不能若是,其几也是。人之言说:‘给无乐为君,只有其言而不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果不善而莫之违也。几乎一言不发地丧邦?”
陆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就能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说:“话不能说得这么武断。在类似的程度上,有一句话是:‘做君主难,做臣属难。如果你知道做君主很难,难道不是一句话就能让国家繁荣吗?定公又问:“一句话就能使国家衰落,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说:“话不能说得这么武断。在类似的程度上,有一句话是:‘我当君主不开心,除了我的话没人违背。如果你说的是对的,没有人违反,不是很好吗?假如说的话是错误的,而没有人违背,难道不是一句话就能使国家衰落吗?”
16、叶公问政。儿子说:“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做法。孔子说:“让境内人开心,让境外人来来往往。”
17、子夏为君父宰,问政。子说:“没有欲速,没有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大事不成。”
子霞是君父的县长,问孔子政治做法。孔子说:“不要想快速取得成效,也不要只看小利益。如果你想快速取得成效,你就达不到目的;只看小利益,却做不了大事。”
18、叶公语孔子说:“我们党有直接的人,他们的父亲熙熙攘攘,他们的儿子证明了这一点。”孔子说:“我们党的直截了当的人不同于: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叶公告诉孔子:“我们村(楚国)有一个诚实的人,名叫鞠躬。他父亲偷了羊,他亲自去举报。”孔子说:“我们村(鲁国)诚实的人有不同的做法。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自然有诚实。”
19、范迟问仁。儿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尽管夷狄,但不能弃也。”
范迟问孔子怎么做。孔子说:“平时态度庄重,工作认真负责,与人交往真诚。即使在偏远落后地区,也离不开这些美德。”
20、子贡问道:“怎么能说士?”子说:“行自己有耻,使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 说:“敢问第二。”说:“宗族称孝,乡党称兄弟。”说:“敢问第二。”说:“言必信,行必果,真恶棍!-抑也可以是次要的。”说:“今天的从政者怎么样?”儿子说:“哎呀!为什么打斗的人足算?”
子贡问孔子:“要有什么条件才能称得上士?孔子说:“自己诚实而知耻,出使外国不辜负君主的委托,就可以称之为士。子贡说:“想咨询当先的表现。孔子说:“宗族人称赞他孝顺父母,村民称赞他尊敬长辈。子贡说:“我想再问一次当先的表现。孔子说:“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要有结果,这种一板一眼的小人物,也可以算是再次当先的出租车。子贡再问:“现在的政治人物怎么样?孔子说:“哎呀!这些人的器识,像厨房里的小用具,算什么?”
21、儿子说:“不能中行而和之,一定也疯了!疯子进取,疯子有所不为。”
孔子说:“如果你找不到一个行为适中的人来交流,你必须找到一个雄心勃勃或干净的人。雄心勃勃的人努力工作,干净的人不会做任何事情。”
22、子说:“南人有言说:‘人而无恒,不能当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说:“不占而已。”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没有毅力,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真好!”《易经·恒卦》的《卦》说:“做事三心二意的人,难免会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毅力的人)不需要占卜。”
23、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协调差异,不强求一致;恶棍强求一致,不协调差异。”
24、子贡问道:“乡人都好,怎么样?”子说:“不可也。”“乡人都恶之,怎么样?”子说:“不可也;不如乡人善之,其不善之恶之。”
子贡问孔子:“全乡人都喜欢他。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不可取。”子贡再次问:“全乡人都讨厌他。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不可取。更可取的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坏人都讨厌他。”
25、子曰:“君子易事,难说。说不出来,不说也;它使人,器之。恶棍很难说,也很容易说。说不出来,说不出来;而且它使人,求准备。”
孔子说:“绅士很容易服务,也很难取悦他。他不会很高兴不用正当的方式取悦他;但当他被雇佣时,他会根据自己的才能任命他。恶棍很难服务,也很容易取悦他。如果他不用正当的方式取悦他,他也会很高兴;但当他被雇佣时,他会全面要求,挑剔。”
26、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心胸开阔。”
27、儿子说:“刚、毅、木、迟近仁。”
孔子说:“坚强、果断、朴实、口拙这样接近人生的正道。”
28、子路问道:“怎么能说是一个人?”子说:“切割,怡怡如也,可谓士以。朋友切割,兄弟怡怡。”
子路问孔子:“怎么做才能叫学者?”孔子说:“互助督促鼓励,和睦相处,可以算是学者。朋友互相督促鼓励,兄弟相处融洽。”
29、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也可能即军。”
孔子说:“好人教人到七年,就可以叫他们参军了。”
30、儿子说:“以不教民战,就是弃之。”
孔子说:“用没有经过作战训练的人去打仗,这叫践踏生命。”
编辑:小薇